最新試題
(1)據材料一歸納唐朝前期長安的城市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現象,據所學知識指出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邊海之民”生活變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對中國后世產生的影響。
(1)根據材料一回答,蘇聯(lián)經濟得到恢復的原因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回答斯大林為什么強調重工業(yè)建設?(3)20世紀30年代,在發(fā)展經濟的問題上,“布爾什維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4)材料四中西方人士為什么紛紛前往蘇聯(lián)取經?這種取經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這對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請回答: (1)材料一是古希臘哪一學派“人文主義”的訴求?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這一訴求的歷史意義。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文藝復興時期在文學藝術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這些“個人主義倫理觀”走向民眾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3)據材料三,指出科學與思想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這些“革命原則”的主要內容。 (4)上述材料表明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據此,你認為在今天社會發(fā)展中,我們應該怎樣彰顯個人價值?
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歷史影響。
簡述美國《1787年聯(lián)邦憲法》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簡述維新派在“戊戌變法”期間提出的各項主張及變法的歷史意義。
(1)據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對君臣關系的主張。(2)材料三的作者是誰?《春秋繁露》《朱子語類》分別是怎樣“修改和潤色”儒家學說中君臣關系的?(3)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先秦、西漢、南宋以后儒學地位發(fā)生的主要變化。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其變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學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提出了許多救國救民的主張。簡述魏源、洪秀全、洪仁玕、康有為、孫中山的主要救國主張并用一句話評價孫中山。
簡述歐盟成立的歷史意義。
(2)概述“雙百方針”的主要內容,并從政治與學術文化角度評價其意義。(3)互聯(lián)網的出現是時代潮流,還是洪水猛獸,眾說紛紜。請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擇一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