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盥洗,這是每個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課。早在西周時期,我們的祖先便已形成了這一習慣?!抖Y記·內(nèi)則》云:“雞初鳴,咸盥漱。”說明古人有早起盥洗、漱口的習慣。那時筷子還沒有被廣泛使用,就餐時人們往往共用一個盛飯器,以手抓飯,所以飯前也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還是古代儀禮之一,用水使手潔凈,以示對神對人的恭敬。那么,古人又是怎樣盥洗的呢?有哪些細節(jié)可值得我們后人借鑒?
②古漢語“盥洗”一詞,所指的范圍較廣,當然主要是指洗臉和凈手,與我們今天使用的詞義相近。不過,古人把盥洗用具歸在禮器一類,故具有相應的禮儀性質(zhì)。這一點,又與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盥”字甲骨文,是一上下結(jié)構(gòu)的會意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為一有水的盆。兩者相合,像一只手放在盆里承水沖洗。造字本意就是在盆里洗手。金文與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上面,由原一只手變成兩只手,而盆里的水則由水滴變成,像有水從上倒下,兩手接水沖洗;下面(皿)是接水的容器。
③《說文解字》曰:“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云:“盥字的甲骨文字形從爪,在皿中,象于皿中澡手之形。”“盥”字初文反映其本義僅指洗手,后來詞義擴大,洗臉洗手均稱為“盥”,如盥櫛指梳洗,盥沐指洗臉,而現(xiàn)代的盥洗室,是既可洗手也可洗臉,愛美女性還可用來化妝的。
④從“盥”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我們可大致知道古人是怎樣洗手的。那時洗手的器皿主要有兩件,且是配套的:一件叫匜(yí),用來往手上澆水;一件是盤,用來接洗手灑下來的水。匜和盤都是盥洗用具,前者注水,后者承水,兩者相互配套。先秦時期,匜、盤多以青銅制作,十分精美,這在先秦乃至秦漢的墓葬中常有發(fā)現(xiàn)。匜最早出現(xiàn)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其形制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的瓢,底部常鑄有三足或四足。青銅器中的盤最早出現(xiàn)于商代早期,到戰(zhàn)國時才逐漸消失。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痛痛快快”的交談方式適合人群的性格類型是()。
“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保ā段业哪赣H》)對這句話中母親流淚分析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睂@句話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下列對“真性情”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旁的水,嘩,嘩,嘩。”《荷花淀》對這句話分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說說題目“輕放”的含義。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只要寫一種說明方法)①紫植長大了以后,90%以上內(nèi)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②比如我們家里的木門木窗,有時候打不開,關不上,這都是變形造成的,但紫檀的變形率卻非常低。
《拿來主義》一文的重點是論證拿來主義,但前面用了大量篇幅論述了“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對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乾隆時期,工匠們造了一個兩層樓高的紫檀大鐘,乾隆知道后為什么大發(fā)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