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轉移納稅主體的避稅
B.選擇有利的公司組織形式
C.資本弱化
D.利用電子商務避稅
E.濫用國際稅收協(xié)定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毛利率法
B.再售價格法
C.可比非受控價格法
D.成本加利法
E.利潤分割法
A.管理中心標準
B.總機構標準
C.資本控制標準
D.主要業(yè)務活動地標準
E.法人永久居住地標準
A.國家稅收主義原則
B.國際稅收地域保護原則
C.國際稅收分配公平原則
D.國際稅收中性原則
E.國際稅收情報公開原則
A.稅收饒讓
B.稅收情報交換
C.采取免稅法避免重復征稅
D.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行動計劃(簡稱“BEPS”)
A.2013年8月
B.2013年9月
C.2014年11月
D.2015年10月
最新試題
不屬于國際稅收的研究對象的是()。
A國某居民有來源于B國的稅前所得100萬元,A、B兩國的所得稅率分別為25%、30%,但B國對外國居民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實行20%的優(yōu)惠稅率,A國采用分國限額抵免法消除國際重復征稅并承諾給予稅收饒讓。這樣A國對該居民的這筆境外所得應征所得稅款為()萬元。
對自然人居民雙重身份沖突的協(xié)調()。
下列各項中屬于BEPS行動計劃核心內容的是()。
按照居民稅收管轄權的國際慣例,自然人居民身份的一般判定標準不包括()。
下列關于我國簽署《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的時間,表述正確的是()。
關于國際稅收協(xié)定的的說法錯誤的是()。
目前各國普遍能夠接受的轉讓定價調整方法有()。
假定甲國一居民公司在某納稅年度取得總所得100萬元,其中來自于甲國的所得為70萬元,來自于乙國的所得為30萬元,甲乙兩個的所得稅稅率分別是40%、30%,用扣除法計算居住國甲國的可征稅款()。
下列各項中屬于國際避稅方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