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P-A-C分析的論述,正確的是()。
①P代表兒童狀態(tài),A代表成人狀態(tài),C代表父母狀態(tài)
②人們在交往中常常以不同的人格狀態(tài)出現(xiàn),構成人際關系的不同人格類型
③交往的雙方如果能按照對方期望作出反應,人際關系就是“互補型”或“平衡型”,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④交往雙方的反應如呈現(xiàn)出“非互補型”或“交互型”,則容易引起沖突,導致關系惡化
⑤通過P-A-C分析,可以改善人際關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E.②③④⑤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柏恩,1965
B.舒茨,1964
C.舒茨,1963
D.柏恩,1964
E.舒茨,1965
A.角色扮演
B.P-A-C分析
C.敏感性訓練
D.相互作用分析理論
E.心理宣泄
A.相互作用分析理論
B.人際交往的三維理論
C.歸因理論
D.平衡理論
E.認知失調論
A.微笑、傷心和憤怒
B.微笑、言語表情和身體表情
C.微笑、面部表情和言語表情
D.言語表情、面部表情和身體表情
E.微笑、面部表情和身體表情
A.樂于交往
B.廣泛交往
C.敢于交往
D.善于交往
E.具有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質
最新試題
最重要的角色失調,角色承擔者不得不退出舞臺,放棄原有角色()。
對于認識到自己“有可能需要嘗試一下心理治療”的來訪者,我們要明白這意味著:()
“如果有人受傷你會怎么做”能幫助你在精神狀態(tài)檢查中確認來訪者以下哪一種能力?()
由于各種原因使個體的角色扮演發(fā)生、中途間斷的現(xiàn)象是()。
在與兒童進行首次訪談之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在來訪者對咨詢員的資質產(chǎn)生質疑的情況下,最好避免怎么做?怎么做比較好?
心理咨詢提及的“門把手綜合癥”代表著什么?
一位強迫癥來訪者告訴治療師,他每天不管碰到什么物品都會立刻去洗手,他覺得這個習慣十分惱人,但是如果不洗手,他認為自己會更加焦慮。這位來訪者很可能屬于:()
用本我、自我、超我三個層次的結構來闡述人的精神世界是()。
為什么首次訪談的時候最好不要問“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