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教師為了解學生對浮力、二力平衡等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了如下檢測題,檢測結果是每個選項都有學生選擇,選擇B項的居多。
題目:如圖所示,重為SN的木塊A在水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繩子的拉力為3N,木塊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8N,豎直向上
B.5N,豎直向上
C.3N,豎直向上
D.2N,豎直向上
問題:(1)指出正確選項,針對錯誤選項分析學生在物理知識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2)針對學生的解答,設計一個教學片段,幫助學生掌握解答此類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方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材料一:在一次偶然的課堂上,我正帶領學生復習動能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時,忽然間從外面飛進一只黑色的燕子,容不得我半點的思考,頃刻間,教室炸開了鍋,立刻沸騰起來,“怎么辦?”看著他們的神情,看著燕子不停地上下穿梭,不停地煽動翅膀,我靈機一動,對著這些可愛的學生以及這個不速之客,說:“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我們的實驗,看看它在運動過程中,有什么能量轉化?還有哪些物理知識?”“什么,老師,您?”正在詫異的同時,燕子終于找到了通路,飛向了外面的世界。他們用自己的大腦回顧著剛才眼睛所看到的“實驗”,爭先恐后地回答:燕子在向上飛時,動能減少,勢能增加;在向下飛時,動能增加,勢能減少,它不停地煽動翅膀可能跟頻率有關,也可能與力的平衡有關……材料二:在“運動的描述”中有幾個基本的概念--運動、靜止、位置、參照物,對于枯燥的概念,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問題情境:教師引入“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睜I造詩情畫意的氛圍,從而提出:“是山動還是船行?”詩人為什么會產生如此矛盾的感覺?如果詩人置身于“滿眼風波多閃爍”的意境中時,他忘記了自己是在隨水流而前進的船上,仿佛看到了對面的山朝他走來;當詩人又感到“山沒動,是船行”時,又是什么樣的狀況呢?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結合案例,談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性。(2)對第二則材料進行點評。
一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10m/s,加速度大小為1m/s2,則物體在停止運動前l(fā)s內的平均速度為()
某銀行向在讀成人學生發(fā)放貸記卡,允許學生利用此卡存款或者短期貸款.一位同學將卡內余額類比成運動中的“速度”,將每個月存款類比成“加速度”,據此類比方法,某同學在銀行賬戶“500元”的情況下第一個月存入500元,第二個月存入1000元,這個過程可以類比成運動中的()
如圖所示,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的輕質彈簧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彈簧的彈力大小為()
下面是某學生對一道浮力問題的求解過程。題目:某物體重為0.5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溢出重為0.3N的水,則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水的重力,所以物體所受浮力等于0.3N。問題:(1)指出學生的錯誤之處。(2)針對學生的錯誤之處,設計教學片段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案例:閱讀《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教學案例,回答問題。播放一則視頻新聞:臺胞在上海航空公司的首個包機航班由上海浦東機場飛往臺北。師:為什么幾百噸重的飛機能騰空而起呢?(學生思考)實驗:先把乒乓球放在伸平的手掌上,并把乒乓球放在翻轉的漏斗中,會有什么現(xiàn)象?然后用嘴通過漏斗向下吹氣,同時放開手,猜測又將看到什么現(xiàn)象?(學生思考后教師演示)。師:液體和氣體,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具有流動性,統(tǒng)稱為流體。兩個實驗的共同之處是:流體在運動時才導致飛機騰空和乒乓球懸空現(xiàn)象的產生。我們猜測流體流動可能與流體的壓強存在某種關系。那么這可能是什么關系?(引導學生進行猜想)生:(學生提出的三種猜想)①流體的流動越快,它的壓強越大;②流體的流動越快,它的壓強越小;③流體的流動越快,它的壓強不變。師:今天,我們來探究流體的流速與壓強的關系。學生的實驗器材:乒乓球兩個、小木條兩根、飲料吸管一支、礦泉水瓶、裝滿水的水槽一個、兩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間切開(未斷)拆成直角的吸管、兩張紙等器材。師:自由選擇器材,做一到二組實驗,提供幾個參考實驗裝置,同學們也可以自己設計別的實驗。學生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然后小組交流,看看在實驗中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看看哪一小組做得最好?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學生進行分析、論證與交流。師:把你所看到的、所想的說出來與大家交流,那么從第一組開始吧。學生展示(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并回答:①把兩個乒乓球放在兩根小木條上,相對靠近一些,用一支飲料吸管向它們中間吹氣,兩個乒乓球互相靠近。結論:流動氣體的壓強,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小。②在兩張紙中間吹氣,結果看到兩張紙不但沒有被吹開反而向中間靠近。結論:流動氣體的壓強,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③用礦泉水瓶向漂浮在水面的兩只小船噴射水流,可觀察到兩只船向中間靠近。結論:流動液體的壓強,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④向管中間吹氣,看到水霧從切口處噴出。師:讓每組派一個代表就剛才的實驗重新演示。師:綜上所述,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舉例,并能用本節(jié)所學知識簡單解釋現(xiàn)象。例如:①大風吹過走廊時,門簾會怎么樣,為什么?②為什么火車站臺都有一條安全線?火車行駛時嚴禁人們進入安全線以內的區(qū)域?(多媒體課件展示)總結擴展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布置作業(yè):①制作一個飛機模型,在操場上進行表演。比一比誰的模型飛機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長?②請同學們自制一個噴霧器。問題:結合以上案例,對該案例進行簡要評析。
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處自由下落,測得小球在最后1s內的位移是35m,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則()
下列情況的物體,不可以看作質點的是()
案例:下面是某教師在“壓強”一課中講授影響壓強的因素時的一個教學片段。教師做了一個小的演示實驗,如圖用同樣大小的力壓氣球,與手掌接觸的那部分氣球的形變較小,而手指頂著的那部分形變明顯;用力越大,形變越明顯,力作用的效果不同。教師:壓力作用的效果跟什么固素有關?同學甲: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教師:很好,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同學乙:與被接觸物體的材料、硬度有關。教師:為什么有這種想法呢?同學乙:如果這個氣球是用鐵皮做成的,我們不管怎么按都不會發(fā)生變化。教師:甲同學,你說說。同學甲:乙同學的觀點不對,因為他的說法與書上說的不一樣。書上的觀點就是和壓力大小及受力面積有關。教師:甲同學說的對,壓強就是和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大家一定要記住,這是考試經常考的。問題:(1)請對上述教學片段進行評價。(2)針對上述教學片段存在的問題,設計一個教學片段,幫助學生學習。
案例:下面是某教師在“功”一課中講了功的概念和單位之后提出的問題以及和同學們的對話。教師: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同學們知道了嗎?學生:知道了!教師:那你們重復一次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學生: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教師:很好。那老師提一桶水由后面走到前面,我做功了嗎?學生:做了功!教師:錯了,我提水的拉力向上,在力的方向上沒有位移,因此沒有做功。知道嗎?學生:知道了!教師:很好。今天的課后作業(yè)是教科書17頁的1、2、3題。問題:(1)請對上述教學片段進行評價。(2)針對上述教學片段存在的問題,設計一個教學片段,幫助學生建立功的概念和學習做功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