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細菌耐藥性又稱抗藥性,是指細菌對于生物藥物作用的耐受性或對抗性
B.固有耐藥性由細菌染色體基因決定,代代相傳,不會改變
C.獲得耐藥性是由于細菌與抗菌藥物接觸后由質粒介導,通過改變自身的代謝途徑,使其不被抗菌藥物殺滅
D.多重耐藥性是指細菌對多種作用機制不同的抗菌藥物產生的耐藥性
E.交叉耐藥性是指細菌對某一種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后,對其他作用機制相似的抗菌藥物也產生耐藥性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在種系發(fā)育和進化過程中形成
B.個體出生時就存在,應答迅速
C.對某種細菌感染針對性強
D.與機體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密切相關
E.對入侵的病原菌最先發(fā)揮作用
A.DO2是每分鐘心臟向外周組織輸送的氧量,血紅蛋白、SaO2或CO中任意指標的改變均可導致其變化
B.VO2是每分鐘機體實際的耗氧量。在正常情況下,反映機體對氧的需求量,并代表組織的實際需氧量
C.O2ER是每分鐘氧攝取率,即組織從血液中攝取氧的能力,反映組織呼吸與微循環(huán)灌注及細胞內線粒體功能
D.SvO2是來自全身血管床的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的平均值,代表全身組織水平氧供和氧耗的平衡,可用以判斷危重癥患者整體氧輸送和組織的攝氧能力
E.ScvO2是通過中心靜脈導管測量得到的血氧飽和度,可以很好地反映SvO2的變化
A.增加
B.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加
E.不變
A.當人體免疫功能正常時,正常菌群對宿主無害
B.腸道內的雙歧桿菌產生大量的堿性物質,能拮抗腸道細菌感染
C.條件致病菌也屬于正常菌群
D.正常菌群有生物拮抗、免疫、營養(yǎng)等作用
E.正常菌群寄居于口腔、鼻咽腔、腸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黏膜
A.多由革蘭陰性菌產生
B.可制備成類毒素
C.多為細菌裂解后釋放
D.化學組成是脂多糖
E.耐熱
最新試題
患者,男性,39歲,甲亢病史6年,一直不規(guī)則服藥治療,因“131I治療后兩個月發(fā)熱”入院,患者神志清楚,煩躁不安,食欲不振,查體體溫38.5℃,心率13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壓110/70mmHg。下列關于該患者治療措施正確的是()
TURP綜合征的臨床表現除外()
ICU獲得性肌無力診斷的金標準為()
不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疾病是()
血液凈化治療中采用全身肝素抗凝法,正確的APTT監(jiān)測方法是()
呼吸衰竭患者運動功能評定不包括()
患者,男性,37歲,因“突發(fā)上腹部疼痛不適3小時”入某醫(yī)院治療,診斷為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病情加重,家屬要求轉至省級醫(yī)院治療。關于是否轉院,正確的說法是()
經皮擴張氣管造口術穿刺點選擇()
成人干瘦型營養(yǎng)不良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下列能較早反映GFR敏感指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