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普通基礎學校
B.普通中專學校
C.普通高級學校
D.普通初級小學
E.普通中等(完全)學校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利茨
B.羅素
C.德可樂利
D.愛倫.凱
E.雷笛
A.強調人的社會性
B.人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
C.人是社會的產(chǎn)物,但人不是消極的客體
D.把勞動當作人的本質
E.反對把人的本質看成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強調在現(xiàn)實上考察、認識人
A.多科性結構
B.自主自治
C.文實結合結構
D.民主參與
E.教育監(jiān)督
A.比納
B.梅伊曼
C.霍爾
D.桑代克
E.拉尹
A.堂區(qū)學校
B.隱修院
C.清真寺
D.座堂學校
E.主教學校
最新試題
德國19世紀的柏林大學與17—18世紀新大學運動中的哈勒大學和哥廷根大學,最根本的不同之處是()
()的出臺,標志著日本教育從此前的“寬松教育”向“扎實學力教育”的轉向,代表了未來日本基礎教育的整體走向。
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教育領域出現(xiàn)了“教育荒廢”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兒童惡作劇、逃學、行為不良、校內暴力、家庭暴力,以及由于激烈的考試競爭,出現(xiàn)所謂問題教師,學校出現(xiàn)大量的體罰和變相體罰。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政府出臺了()
下列教育家中,不具有集體主義教育思想的是()
20世紀20年代蘇聯(lián)“綜合教學大綱”的突出特點是()
下列各項改革措施中,不屬于《改組和統(tǒng)一公立普通學校教育的總綱計劃》的是()
下列關于杜威的教育目的論,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通過設立圖書館、博物館、公民館等和利用學校的設施以及其他適當?shù)姆椒?,來實現(xiàn)教育目的,體現(xiàn)了《教育基本法》對()方面的規(guī)定。
1976年,在聯(lián)邦德國,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師范院校學生不可能做到的是()
“正式把確立全國性中小學課程標準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每州的教改計劃都要包括課程內容標準的建立內容。”這一規(guī)定出自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