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國防的提供方式可以是()

A.公共生產(chǎn)、私人提供
B.公共生產(chǎn)、公共提供
C.私人生產(chǎn)、公共提供
D.私人生產(chǎn)、私人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社會保障支出應由()集中安排

A.政府
B.企業(yè)
C.個人
D.家庭

2.單項選擇題西方各國社會保障制度共同的特點不包括()

A.保障項目名目繁多
B.社會保障資金有確定的來源 
C.社會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D.保障項目少

3.單項選擇題社會救濟型社會保障制度的特征是()

A.風險分擔、互助互濟
B.針對生活困難的人群
C.“人人有份”
D.按照個人賬戶方式舉辦的社會保障計劃

4.單項選擇題按照個人賬戶方式設置的社會保障制度屬于()

A.社會保險型
B.社會救濟型
C.普遍津貼型
D.節(jié)儉基金型

5.單項選擇題“人人有份”社會保障制度屬于()

A.社會保險型
B.社會救濟型
C.普遍津貼型
D.節(jié)儉基金型

最新試題

簡述社會保障制度含義的重點。

題型:問答題

簡述行政管理支出的內容。

題型:問答題

公共衛(wèi)生包括()

題型:多項選擇題

計算題:2005年2月14日,遼寧孫家灣煤礦發(fā)生瓦斯爆炸,造成215人罹難,29人受傷。根據(jù)我國企業(yè)職工因工死亡供養(yǎng)直系親屬撫恤費的規(guī)定,供養(yǎng)人口按月發(fā)給,供養(yǎng)1人的發(fā)死者生前標準工資的25%,2人發(fā)40%,3人發(fā)50%。假如罹難職工的平均月標準工資為1200元,其中200人每人撫養(yǎng)直系親屬2人,15人每人撫養(yǎng)直系親屬3人,請列出算式并計算該礦每年至少承擔的撫恤金。

題型:問答題

20世紀60年代中期,新加坡結合本國國情,選擇儲蓄基金制作為保障國民晚年生活的養(yǎng)老模式。該模式的理論依據(jù)主要是弗?莫迪利安尼的“儲蓄生命周期理論”。該理論認為:在消費者的生命周期中,其收入軌跡呈拋物線;消費軌跡則為遞增直線??梢娤M者青年時是凈負債者,中年時是儲蓄者,晚年是儲蓄使用者,因而勞動者為使在退休后維持一定的消費水平,必須在勞動期間積累足夠儲蓄。儲蓄基金制的主要運作方式是:(1)保險基金來源于雇員和雇主的繳費,費用全部進入個人帳戶,政府不負擔任何費用。(2)保險基金由政府直接經(jīng)營,民主管理。養(yǎng)老保險基金由國家法定機構——中央公積金局直接經(jīng)營,由董事會制定決策,董事會由政府代表、雇主代表、雇員代表,專家代表等社會各屆人士組成。(3)保險基金實行一次給付制。雇員到55歲時,除保留政府規(guī)定的法定存款(數(shù)量較少)外,可連本帶息取走養(yǎng)老保險費用。儲蓄基金制取得了較好的運行效果:(1)能培養(yǎng)良好的民族精神。在儲蓄基金制下,個人退休后的保障水平取決于工作時存款數(shù)額的大小,因而新加坡人生活節(jié)儉、自強自立、積極進取。(2)促進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央公積金制使政府能籌集到雄厚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jīng)濟快速增長;(3)實現(xiàn)“居者有其屋”的目標。政府允許投保人提前支取保險金用于購買住房,解決了居民住房問題。然而,儲蓄基金制過于強調個人儲蓄,缺乏互助互濟功能,不是完全的社會保障制度。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我國養(yǎng)老基金制應選擇何種模式?請說明理由。

題型:問答題

計算題:某市工傷保險平均每人每月給付傷殘津貼(包括一次性給付和長期性給付)為800美元,繳費職工人數(shù)為500萬人,平均每年發(fā)生工傷保險的概率大約為24‰,已知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000美元,在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下,雇主每月向社會保險機構的繳費率是多少?

題型:問答題

2006年6月13日上海證券報“經(jīng)濟觀察:經(jīng)濟適用住房何以成為權力瓜分的盛宴”披露:鄭州市“經(jīng)濟適用住房”龍鑫苑小區(qū),擁有40%的綠化面積,有112個地下停車位,最大樓間距27米,388套住房,最小的93平方米,大的是150平方米以上的復式住宅,均價1580元。126套被鄭州市直某機關“團購”,另130多套被一家外地企業(yè)異地認購,購房者中,有人將房子加價10萬元倒賣給“中低收入家庭”。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經(jīng)濟適用住房屬于什么性質的產(chǎn)品?(2)經(jīng)濟適用住房政策如何能夠更好的惠及低收入者?

題型:問答題

簡述行政性支出的特征。

題型:問答題

簡述國防費合理規(guī)模的決定因素。

題型:問答題

資料一: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05年年底,全國累計用于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資金為47.4億元。2007年,即“十一五”的第二年,全國安排廉租住房資金77億元,超過歷年累計安排資金的總和。截至2007年年底,我國累計有95萬戶低收入家庭通過廉租住房制度改善了住房條件。2008年,廉租住房保障資金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09年保障性住房建設支出達550.56億元。2010年這一數(shù)字改寫為992.58億元。資料二:近年來,法國不斷推動福利性住房建設,從而使廉租房不斷增加。據(jù)法國政府住房事務部門2010年2月公布的數(shù)據(jù),2009年,法國共資助興建12萬套福利性住房,這一數(shù)字是2000年的3倍;2005年至2009年,法國共資助興建48.5萬套福利性住房;2010年,法國政府還將出資47億歐元,資助興建福利性住房。資料三:1998年,國務院發(fā)文明確提出在全國推行廉租住房制度。2005年和2006年,國務院又連續(xù)下發(fā)穩(wěn)定住房價格的重要文件,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廉租住房政策。但這一制度在落實中卻不盡如人意。據(jù)悉,2006年,全國開工建設和收購廉租住房5.3萬套,建筑面積293.68萬平方米——僅完成計劃的三分之一左右。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用政府與市場關系分析廉租房政策推行的必要性。(2)我國保障性住房包括哪些?(3)從財政視角分析政府在推進廉租房政策上為什么積極性不高。

題型:問答題